【香港,2024年5月23日】GUM今日發布2024年4月強積金市場分析報告。截至4月30日,強積金市場總資產上升0.1%,至1.185萬億港元。
在市佔率方面,2024年初至今,宏利受資金流入推動,市佔率上升0.12%,以27.8%位居榜首。滙豐和永明分別升0.07%及跌0.10%,以17.6%及10.9%的市佔率繼續位列第二和第三。連同第四的友邦(9.0%)及第五的中銀保誠(7.3%),首五名供應商共佔強積金市場超過70%。
表一:2024年初至今強積金供應商市佔率(前10名)
2024年初至今市佔率變化 | |||||
市佔率排名 | 供應商 | 市佔率 | 淨資金轉入 | 投資回報 | 總變化 |
1 | 宏利 | 27.8% | 0.12% | 0.00% | 0.12% |
2 | 滙豐 | 17.6% | -0.01% | 0.08% | 0.07% |
3 | 永明 | 10.9% | 0.03% | -0.13% | -0.10% |
4 | 友邦 | 9.0% | 0.01% | 0.00% | 0.01% |
5 | 中銀保誠 | 7.3% | 0.03% | 0.00% | 0.03% |
6 | BCT銀聯 | 7.2% | -0.04% | -0.02% | -0.06% |
7 | 恒生 | 5.7% | -0.01% | 0.04% | 0.03% |
8 | 信安 | 5.4% | -0.09% | 0.01% | -0.08% |
9 | 富達 | 4.4% | 0.00% | 0.02% | 0.02% |
10 | 東亞 | 2.6% | -0.01% | 0.00% | -0.01% |
資金流向方面,2024年4月,「股票基金」和「混合資產基金」分別有21.6億及8.7億港元的資金轉出,這是今年首次資金由「股票基金」及「混合資產基金」轉至「固定收益基金」。【詳見表二】
表二:2024年三大資產類別資金淨轉換

4月資金淨轉出最多的前五個資產類型包括「香港股票基金(追蹤指數)」、「香港股票基金」、「混合資產基金(80% 至 100%股票 )」、「混合資產基金(60% 至 80% 股票)」和「大中華股票基金」。
而資金淨流入最多的前五個資產類型則包括「強積金保守基金」、「預設投資策略-核心累積基金」、「日本股票基金」、「保證基金」和「環球股票基金」。其中「強積金保守基金」及「保證基金」共轉入約28億港元,反映成員的避險情緒正在增加。【詳見表三及表四】
GUM策略及投資分析師雲天輝指出:「受累於美國通脹反彈和加沙地緣事件,4月份全球股市出現調整(尤以美股和日股)。市場避險情緒升溫,強積金保守基金和保證基金分別共吸納28億港元的資金。另一方面,港股4月從低位反彈近9%,唯仍然有共25億資金從香港股票相關基金轉出,但隨著港股在5月的強勢反彈及交易量的提高,預計轉出量將會減少。不過,強積金作為長期的退休投資工具,強積金成員應該以長期投資的角度看待,不應過於預測最佳的入市時機來追逐市場波動。」
表三:2024年4月首五位資金淨轉出基金資產類型(百萬港元)
排名 | 資產類型 | 2024年4月 |
1 | 香港股票基金(追蹤指數) | (HK$1,248) |
2 | 香港股票基金 | (HK$1,219) |
3 | 混合資產基金 (80% 至 100% 股票) | (HK$697) |
4 | 混合資產基金 (60%至80%股票) | (HK$580) |
5 | 大中華股票基金 | (HK$483) |
表四:2024年4月首五位資金淨轉入基金資產類型(百萬港元)
排名 | 資產類型 | 2024年4月 |
1 | 強積金保守基金 | HK$2,300 |
2 | 預設投資策略 – 核心累積基金 | HK$698 |
3 | 日本股票基金 | HK$618 |
4 | 保證基金 | HK$520 |
5 | 環球股票基金 | HK$235 |
- 完 -
English version:
關於GUM
GUM是一間 Boutique Consulting Firm,專注為企業解決強積金及僱員福利的問題。我們以人 (即GUM 中間的「U」) 為本,不論是我們所服務的企業及其員工、與我們緊密合作的夥伴以及廣大的強積金成員,也是GUM發展的核心。我們將以過去四十多年的市場經驗及包括精算、投資及僱員溝通的專業研究團隊,用心聆聽客戶需要,同時帶領市場創新,與客戶攜手向前,走得更快更遠。
傳媒查詢
GUM 陳小姐(Cherry Chan)/ 蕭小姐(Karen Siu)
電話: (852) 9126-9200/ (852) 6011-5603
電郵: cherrychan@gumhk.com/ karensiu@gumhk.com
網址: www.gumhk.com
本文件所載資料均於刊登當日為現況資料。本公司並無責任更新本文件所載的任何資料。本文件內某些資料載有前瞻聲明,而「相信」、「預期」及類似詞彙亦擬表示前瞻聲明。此等前瞻聲明是以管理層所作的假設及現況資料而作出的目前信念、假設、期望、估計及預測為基準,而並非歷史事實。此等前瞻聲明並非就未來的投資表現作出保證,而是受風險、不明朗因素及其他因素所影響,其中有些因素更非本公司所能控制,且難以預料。故此,可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聲明所明示、暗示或預測的情況有重大差別。任何人士一概不應依賴此前瞻聲明。